近日,休宁县残联牵头推进的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民生实事顺利收官,全县16户目标家庭的改造任务全部落地见效。今年以来,休宁县残联以“小切口”撬动“大民生”,切实解决了困难重度残疾人“出门难、如厕难、做饭难”等急难愁盼问题,让残疾群众在家门口真切感受到政策温度与社会关怀。
为确保改造工作精准落地,休宁县残联提前部署,组织各乡镇、社区残联工作人员开展系统性摸排。工作人员严格对照政策标准,累计走访残疾人家庭70余户,面对面沟通,全面掌握辖区内残疾人身体状况、家庭居住条件等基础信息,精准记录出行、如厕、洗漱等核心需求,同步对房屋结构、改造可行性进行现场评估。按照家庭困难程度和急需程度排序汇总,形成真实准确的摸排数据与清晰规范的需求台账,为后续改造筑牢基础。
精准施策,定制贴心方案。依据摸排情况,休宁县残联结合每户实际需求与居住条件,“一户一策”制定个性化改造方案:针对肢体残疾家庭,重点实施扶手安装、卫生间防滑等改造;针对视力残疾家庭,侧重优化室内照明、平整房间地面,确保改造内容贴合实际,真正实现“无障碍”。聚焦卧室、卫生间等高风险区域,筑牢居家安全防线,为5户家庭实施线路改造、4户铺设防滑地面、3户安装L型扶手,有效降低意外摔倒风险,让照护更有保障。着眼提升生活自主性,打通日常活动“堵点”:为7户家庭调整厨房操作台高度,方便独立取物、做饭;为2户家庭拓宽房门,通过细节改造让重度残疾人在进餐、洗漱、移动等场景中更自主,切实体会到“小改造”带来的“大变化”。
改造完成后,休宁县残联组织专人对16户家庭逐一验收,对照改造方案和标准,对门窗、扶手、卫生间防滑、电线开关等内容逐项核查。对验收中发现的细节问题,当场提出整改意见,要求施工方限期返工,确保全部达标。同时建立“电子台账+纸质档案”双档案管理模式,同步完善后期维护机制,明确专人负责跟踪回访,及时了解设施使用情况,保障无障碍设施长期发挥作用,持续提升残疾人家庭生活质量。
据悉,本次改造按每户6000元标准补助,累计投入9.6万元,有效减轻了受助家庭经济负担。下一步,休宁县残联将持续关注残疾人需求,推动无障碍改造工作常态化开展,让更多残疾群众共享美好生活。(汪玲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