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为积极回应老年群体对精神文化生活的热切期盼,黟县洪星乡以“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为目标,创新推出“银龄乐学”民生实事项目,通过丰富多元的学习平台和活动载体,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文化滋养,焕发“夕阳红”新活力。
课程多样,乐享“文化餐”
洪星乡聚焦老年人学习需求,整合资源打造“家门口的老年课堂”。依托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文化活动中心等阵地,开设书法剪纸、智能手机应用、健康养生、农业技术等特色课程,邀请乡内教师、农技专家及志愿者担任讲师,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掌握实用技能。村民李大爷笑称:“现在咱也能用手机和孙子视频,还能上网学种菜技术,日子越过越有滋味!”
寓教于乐,搭建“社交圈”
乡政府联合老年协会、文艺团队,定期举办读书会、非遗手工艺制作等活动,既传承传统文化,又增进邻里交流。在“宿村夜话”晚间活动中增设“银龄故事会”环节,邀请老党员、老模范讲述奋斗经历,传递正能量。同时,组建“夕阳红志愿服务队”,引导有专长的老年人参与政策宣传、矛盾调解等工作,实现“学以致用、服务乡邻”。
加大宣传,暖心“惠民生”
坚持立体宣传策略,通过集中宣传方式全面推广民生实事,在人员集中场所开展“老有所学”宣传活动。组织志愿者或相关工作人员前往乡村街头、深入老年人家中进行讲解宣传、答疑解惑、普及知识,提升老年人认知水平。通过宣传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关注并参与到这一行动中来,他们不仅学到了新知识,还结识了新朋友,享受到了学习的乐趣。这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也进一步激发了社会各界对老年教育的关注和支持,为“老有所学”行动的持续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