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发改委  欢迎访问黄山市发改委专题网站 -黄山市民生工程网

黄山区多维施策构建残疾人就业新业态

发布日期:2025-11-24 08:27信息来源:黄山区民生办 作者:各科室 阅读次数: 【字体:   收藏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今年以来,黄山区全力推进涉残民生实事,聚焦残疾人就业创业实际困难,通过构建支持体系,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完善服务机制进而稳住民生基本盘,全力托举残疾人就业创业。

构建支持体系。印发《黄山区关于扶持残疾人就业创业的实施意见》,依托就业三年行动计划,着手建立以按比例就业为主,辅助性就业政策为辅,专业项目为兜底补充的全链条政策支持体系。目前,23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带头安置52名残疾人就业。实施辅助性就业、超比例安置、自主创业扶持、阳光大棚、助残工坊等项目共7个,对上争取项目资金29.06万元。

创新培训模式。结合科技助残“智”变,全力拓宽残友就业路,打造就业快车道。同时遴选残疾人易学能干、能致富的新业态培训项目,有针对性开展DeepSeek数据标注、抖音电商专场、康复护理服务、工艺品制作、非遗制茶、蔬菜种植、家禽养殖、传统面点制作等专项培训班,将实用技术送到“家门口”、培训办到“地头上”,让残疾人吃上“技术饭”,打造“培训即就业、就业即增收、增收再创业”的“闭环式”技能培训模式。先后安排残疾人培训10天83人次,扶持残疾人自主创业64人。

强化造血能力。聚焦残疾人就业创业难问题,支持残疾人从被动输血向主动造血转变,开展创业需知、求职登记、就业意愿测评等,落实“一次办好”标准和全过程服务要求,搭建残疾人与用人单位之间连心桥,线上在省市区三级就业网络同步发布招聘信息43条,线下举办4场残疾人就业招聘会,发放宣传单300余份,31家本地企业安置62名残疾人顺利就业。

内外互促共赢。融入“15分钟就业服务圈”,推广线上线下同步服务,发挥彩霞暖心工作室职能,培育就业“明白人”84名,推行“1+1+1+N”就业服务联系制度,即1个协调工作室+1个专职律师+1个村居协调专员+N个未就业残疾人。目前,6名协调员已对接12家企业,入企宣传政策15次,安置8名适龄残疾人就业。与5家区外优质助残企业和20余名成功创业残疾人建立“一对一”联系帮扶制度,组建爱心企业微信群、残友自主互助就业群,畅通驻黄帮扶渠道,扩大助残就业“朋友圈”,为8名成功就业人员慰问捐物3万余元。

(黄山区残联钱政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