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政协黄山市第八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80号提案的答复
民革委员:
您在市政协八届四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黄山市多式联运发展现状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统筹领导下,我市多式联运发展取得积极进展,逐步成为优化开放环境、降低物流成本的重要支撑。自2021年8月多式联运项目正式运营以来,累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超2.1万标箱,其中中欧中亚班列约3000标箱、海铁联运约1.7万标箱,为60余家企业降低物流成本超1800万元,减少碳排放1600吨,运输品类涵盖茶叶、纺织品、汽车零部件等本地外向型产业,初步形成“物流+产业”联动发展格局。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顶层设计,完善规划政策体系
印发《黄山市“十四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提出着力构建“一港四中心多服务站点”的物流基础设施空间布局体系。出台《黄山市物流提质增效降本三年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明确完善物流网络节点、培育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壮大市场主体、推动物流设施高效衔接、优化物流行业营商环境等5大方面24项重点任务,并通过走访调研350余家物流企业、园区、市场运营机构等,形成《黄山市物流提质增效降本调查研究报告》。出台《黄山市促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对从事境外中欧中亚班列集装箱运输、通过多式联运发送外贸集装箱、新开通多式联运线路给予支持,为多式联运发展提供系统性政策框架。
(二)补齐通道短板,提升枢纽承载能力
织密公路网络。全市已建成8条419公里高速公路,实现“县城通高速”,另有在建高速1条(德上高速祁门至皖赣界段)、规划高速3条(黄山区至祁门县、徽州区至黟县、北外环高速),将进一步完善“米”字型路网,强化区域交通衔接。拓展航空通道。2025年争取省级民航发展专项资金940 万元,重点支持新开和加密航线,推动国际航线拓展,提升航空货运能力。突破铁路货场制约。整合现有铁路货运基础设施谋划打造黄山绿色空铁物流园普铁专用线项目,对接国铁集团、上海铁路局和省发改委等部门,成功将项目纳入国家铁路专用线2024—2025重点建设项目,项目建成后初近远期铁路货运到发合计运量分别可达273、360、626万吨,破解我市无深水良港现状,推动多式联运快速发展。
(三)深化区域合作,增强平台联动效能
发挥国资平台作用,黄山建投集团与合肥陆港、宁波舟山港、芜湖港等业内龙头企业签订合作框架协议,争取政策共享、惠及黄山企业,推动黄山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携手宣城常态化发运联合班列。与上海铁路局、芜湖车务段、南京物流中心等密切沟通协调,发挥区位优势,建立联合班列联席会议日常交流机制,联合多方力量强化货源组织、场站运作、车辆调配等工作,于2023年12月试行黄宣联合班列,2024年7月下旬正式按照“一周两班”常态化运行,截至4月中旬共计发运联合班列54趟416车。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不断完善枢纽布局
持续推进黄山绿色空铁物流园普铁专用线项目建设,力争早日建成投用,提升铁路货运到发能力,推动黄山由内陆经济向陆港经济转型。
(二)持续深化区域协作
加强与上海铁路局对接,优化公铁联运堆存空间和机头调拨效率;巩固黄宣联合班列常态化运营成果,探索与更多周边城市的联运合作,提升海铁联运时效性和稳定性。
(三)强化政策保障力度
推动多式联运专项政策落实,通过实施细则明确具体支持方式;加强与省级部门沟通,争取更多物流领域专项资金,支持枢纽节点、信息平台等基础设施建设。
感谢您对黄山市多式联运发展的关心与支持!我们将持续凝聚部门合力,落实落细各项举措,推动黄山多式联运高质量发展,为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提供有力支撑。
办复类别:B类
联系单位:黄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联系电话:2330301
2025年6月12日
抄:市政协提案委、市政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