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黄山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第66号建议的答复
胡春玲代表:
您在市八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域项目统筹包装谋划,提高中央资金争取成功率的建议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当前,国家为应对复杂经济形势,陆续出台一系列稳增长政策,特别是通过增发国债、扩大中央预算内投资等方式,着力扩大有效投资。我市积极抢抓政策机遇,将项目谋划争取作为扩大有效投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
(一)健全工作机制,强化项目推进
一是建立“1+3+1”项目推进机制。今年印发《黄山市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攻坚年行动方案》,掀起全市项目谋划争取热潮。依托“市长碰头会”调度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预算内投资等项目前期工作;通过“分管市领导、市直部门、区
县”个维度会商优化项目;运用“红黄灯”管理机制,规范推进项目。
二是创新“三单管理”。围绕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预算内投资等政策,梳理“任务清单”,明确由行业主管部门牵头抓总谋划项目;建立“项目清单”,目前个对上争取重点项目正全力推进前期工作;发送“工作提示单”,向交通、水利、住建等部门,提示事项十余条助力项目争取。
(二)突出精准施策,提升谋划质量
一是强化政策研究。通过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市长碰头会,以及各区县长工作例会等,深入解读《“两重”建设项目管理办法(暂行)》等政策,助力各地掌握资金政策。
二是加大谋划力度。编印《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谋划指南(版)》,涵盖大领域个专项申报要点。开展对上争取项目谋划培训指导。今年谋划申报项目个,总投资.亿元,拟申请.亿元,其中黟县项目个,总投资.亿元,拟申请.亿元。
三是优化申报服务。推行由“多向精、小向大、区县向行业”三转变打法,协同部门科学打捆申报项目。市住建局通过项目打捆,成功争取地下管网管廊建设改造项目国债资金4.09亿元。因政策调整,有的领域要求以县为单位申报并编制规划或实施方案,如黟县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提升工程虽优先上报,但因实施方案未入选优秀案例,导致申报失败。
(三)强化对接争取,确保落地见效
一是做实项目前期。印发《黄山市市级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经费使用细则》,市级首次设立万元资金池。探索绑定中介机构、采取PMC、采用分标段招标和分段核发施工许可等方式破解资金与开工难题,提升项目成熟度。如市交通运输局将已开工黄山区段和未开工休宁县段国省干线公路项目打捆,G530黄山区阳湖里至庄里及休宁县新塘至三里亭段改建工程项目成功争取国债资金3.02亿元。
二是积极向上争取。市、县(区)分管领导带队对接上级部门,及时掌握政策信息,争取上级资金。今年我委已成功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3亿元(5个项目,总投资16.28亿元)、中央预算内资金3.06亿元(18个项目,总投资13.53亿元)。其中黟县获中央预算内资金0.54亿元,为黟县古城等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升项目(0.49亿元)、黟县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项目(0.05亿元)。
二、下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委将以“全市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攻坚年行动”为抓手,全力以赴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一是及时组织行业主管部门及区县,对国家最新政策进行研究解读,找准切入点,开展谋划争取培训会,打好基础。二是充分发挥行业主管部门牵头抓总作用,科学包装策划项目。针对“投资规模小、成熟度不高”两大痛点,适时打捆包装,做大规模;同时,将已开工与未开工项目合理打捆,提升项目成熟度,提高申报成功率。三是坚持“非储不报”原则,及时将项目储备入库,抢抓“申报窗口期”,确保项目“应报尽报”。四
是紧盯项目“审核关键期”,常态化保持上下联动,主动汇报和对接,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家和省计划大盘子,实现资金争取新突破。
办复类别:A
联系单位:黄山市发展改革委
联系电话:0559-2351181
2025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