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003138697/202105-00038 信息分类: 其他解读
主题分类: 其他,公民,企业,投资者,旅游者,外籍人,三农,妇女儿童,残疾人,其他,其他,其他,其他,其他 发文日期:
发布机构: 黄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布日期: 2021-05-17
生效日期: 2021-05-07 废止日期:
发布文号: 词: 文字解读
内容概述: 性: 有效

【文字解读】《黄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作者:各科室 发布时间:2021-05-17 17:36 信息来源:黄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阅读次数:

现将《黄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十四五”规划纲要》)解读如下:

一、起草背景

“十四五”时期是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新发展阶段推进现代化新黄山建设的关键五年。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统一规划体系更好发挥国家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的意见》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发挥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做好省“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皖政办〔2020〕10号)要求,黄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于2020年7月正式印发《关于发挥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做好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黄政办〔2020〕14号),明确建立以市发展规划为统领,市级国土空间规划为基础,市级专项规划、市级区域规划为支撑,由市、县规划共同组成,定位准确、边界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全市规划体系。

二、起草过程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十四五”规划纲要的编制工作,提出要聘请高水平智库高质量编制“十四五”规划纲要,并在市委常委会、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市委工作务虚会上专题听取了“十四五”发展思路汇报,并开展研讨。市四大班子领导多次听取“十四五”规划情况汇报,带头深入调研,以多种形式对“十四五”发展提出意见和要求。市发展改革委组建规划编制专班,牵头开展“十四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起草过程中,先后五次征求了各地各部门意见建议,共收到意见建议1000余条,并先后提交市政府常务会、市委常委会、市七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审查。在充分吸收各地各部门以及社会各界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反复进行调整、充实、修改,于5月11日以黄山市政府名义正式印发实施。

三、规划编制基本原则

一是注重对标对表。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十四五”规划编制指示要求和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对标对表十九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届十二次全会精神,注重学习贯彻和融会贯通,确保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在黄山落地生根。

二是注重体现黄山实际。落实市委市政府新要求、新部署,以市委《建议》为基本遵循,系统分析黄山未来发展机遇挑战,把黄山发展放在全国全省大格局中去定位,放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战略中去推进,把缩小落差、跨越赶超摆在突出位置,以此确定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和发展举措,务求谋在深处、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三是注重开门问策、集思广益。市委书记任泽锋先后主持召开黄山发展顾问咨政会、基层代表和企业家座谈会、经济社会和科教文卫体领域座谈会、党外人士座谈会、职工青年巾帼创业代表座谈会,直接听取各方面意见。市长孙勇率队赴北京召开“十四五”规划专家咨询会,听取国家发改委各司局领导意见建议,并对接协调相关重大项目。市四大班子领导多次听取“十四五”规划情况汇报,带头深入调研,以多种形式对“十四五”发展提出意见和要求。同时,市发展改革委通过开展网上建言献策、召开部门座谈会、区县发改交流会、专题研讨会等方式,广泛听取各地各部门、专家顾问、社会民众意见建议,提高规划编制的科学性、民主性。

四是注重规划的上下左右衔接。加强与国家、长三角、省综合规划和专项规划的衔接,对国家和省已经明确的事关黄山发展的重大事项进一步细化实化,并积极梳理谋划一批重大工程、重大政策、重大项目,争取列入国家、省、长三角相关规划。

四、主要内容

“十四五”规划纲要历时近一年十个月,集思广益、十易其稿,形成近7万字的文本。全文为章节结构,分为三大板块共15章、57节,同时设置了21个专栏,对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和重大事项进行集中展示。

主要内容为:

1.第一板块为第一章,以“开启新发展阶段现代化新黄山建设新征程”为题,客观总结了“十三五”期间取得的成绩和经验,科学分析了当前的新发展阶段,确立了我市“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及2035年远景目标。根据市委六届十一次、十二次全会精神以及市委《建议》,提出:2035年建成“三个黄山”,即山清水秀、宜游宜居的美丽黄山,经济发达、全民共享的富裕黄山,开放包容、崇德向善的文明黄山,并提出2035年远景目标为“一个翻番、一个平均”,即力争经济总量较2025年翻一番以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长三角平均水平;“十四五”主要目标是围绕三大定位,瞄准三个目标,力争人均主要经济指标走在全省前列、社会生态指标走在全国前列、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快于长三角地区(2025年经济总量超过1400亿元、年均增幅保持7.5%以上),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实现更大作为,在加快建设更美丽更富裕更文明的现代化新黄山上取得新的更大进展。

2.第二板块为第二章到第十四章,明确了“十四五”期间黄山市经济社会发展的13项重点任务,具体为:

一是坚定工业强市,加快构建与生态环境相适宜的现代工业体系,重点是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速经济开发区改革发展。

二是大力实施“科创+”,加快建设创新型黄山,重点是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筑牢创新发展的人才支撑。

三是深入推进“旅游+”,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旅游目的地,重点是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丰富创新旅游业态产品,完善旅游服务体系,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四是优化空间布局,扎实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重点是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全面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推进县域经济特色化发展。

五是建设美丽乡村,争创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黄山样板,重点是大力发展精致农业,高标准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深化农村改革,推动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六是立足扩大内需,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实现更大作为,重点是精准扩大有效投资,全面促进消费,全力推进招商引资,发展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

七是强化支撑引领,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重点是打造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提升能源保障能力,加强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加快新型智能基础设施建设;

八是突出融杭接沪,全面融入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重点是构建一体化合作新格局,高质量推进重点领域合作;  

九是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构建更具活力的市场经济体系,重点是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健全完善财税金融体制,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全面推进法治黄山建设;

十是践行“两山”理念,打造美丽中国美好安徽建设先行区,重点是建设新安江—千岛湖生态补偿试验区,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构建绿色发展新模式。

十一是塑造城市品格 ,全面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文化软实力,重点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快国家级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十二是竭力为民造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重点是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实现更高质量充分就业,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推进健康黄山建设,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十三是统筹发展安全,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黄山,重点是加强国家安全和经济安全,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

3.第三板块为第十五章,强调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奋斗,强化重大工程项目实施,确保“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形成新阶段现代化新黄山建设强大合力。

五、下步工作

下一步,我市将围绕“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明确的目标任务,建立健全规划年度实施、规划协同落实、规划实施监测评估等机制,争取一张蓝图绘到底,切实推动各项重点工作行动化具体化。

六、政策咨询电话

如对政策有不清楚之处,可向黄山市发展改革委发展战略和规划科具体咨询,咨询电话:0559-2325805(办公时间:工作日8:00—12:00,14:30—17:30)